首页

南一原创 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09:56:58 作者:第二届兰花奖入围名单在北京发布 浏览量:89930

  中新社悉尼10月15日电 题:探访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故居

 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

  被澳大利亚各界称为“澳中建交之父”的惠特拉姆首次以总理身份访华五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。记者于14日探访位于悉尼西郊的惠特拉姆故居。

10月14日,记者探访位于悉尼西郊的惠特拉姆故居。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

  惠特拉姆故居占地约700平方米,主要由四个房间组成。其所在街道环绕着翠绿的树木、充满鸟语花香,宁静而温馨。

  走进故居,可以看到一幅惠特拉姆的巨幅照片竖立在院子里,仿佛时光倒流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。“惠特拉姆于1957年底搬入这座建在葡萄园上的自建住宅。1972年,他当选总理。”同行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乒乓球协会副主席李伟介绍说,故居后来易主多次,维护不当,几近坍塌。但幸运的是,故居的原始结构得以基本保存。澳大利亚政府于2021年成功购回这座历史建筑,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。

  李伟表示,惠特拉姆曾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对外交流活动。这座故居也见证了半个世纪前澳中友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。

  故居的客厅和走廊上挂满了惠特拉姆生前辉煌时刻的照片,包括1941年12月,日本袭击珍珠港后,惠特拉姆加入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。1942年2月,当日军轰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时,惠特拉姆驾驶战斗机前往达尔文地区与日军飞机进行空战。惠特拉姆的战机中弹,但他依然安全返回基地。

  故居的墙上还陈列着许多黑白照片,记录了惠特拉姆在当选总理后提出的众多倡议和改革。外界认为,在总理任内,他最重要的政绩之一就是推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。

10月14日,惠特拉姆故居管理人员(左)向参访者介绍惠特拉姆生前访问中国的相关照片。中新社记者  顾时宏 摄

  随行的澳大利亚乒乓球老将保罗·平克维奇回忆说,1971年4月21日,澳大利亚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了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。随后,他们通过香港前往北京进行访问。1971年5月1日晚,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。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成了当时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的前奏。

  李伟告诉记者,他将在本月下旬带领澳大利亚乒乓老将保罗·平克维奇和诺埃尔·肖特等访问北京,与当年的中国乒乓球老朋友们进行交流。

  获悉澳大利亚乒乓球老将们将再次访华,惠特拉姆的儿子尼古拉斯曾通过电话表示祝福,期待相关活动取得圆满成功,再为澳中友谊谱写崭新篇章。尼古拉斯还赠送了他与父亲的最后一张合影照片,并附上一句中国谚语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。

  正午时分,太阳高照,故居的草坪上又有一批当地居民前来参观。一位名叫王明的华人带着澳大利亚籍妻子、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前来参观。他告诉记者:“惠特拉姆故居很少开放。今天是我儿子弥月吉日,带妻子和儿子来参观,希望能沾到好运。”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一季度,我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.7%,增速比全部投资高7.2个百分点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.2个百分点。

据陈虹编著的《岁月回眸》一书记载,1957年5月,时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长的陈虹率领中国皮影木偶艺术团出访欧洲。在巴黎,艺术团租用玛利尼剧院进行彩排,邀请法国文学社领导人索利亚先生和五六十位艺术家观摩。彩排结束后,法国专家提出三点意见:一是情节不能太复杂,否则巴黎人看不懂;二是对话唱词不能太多,要不巴黎人听不懂;三是要多一些技术表演,巴黎人喜欢舞台形象。

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将举行 约400名海外华侨华人确认参会

程芳觉得这种社交活动对她很有吸引力,便报名参加了一次和陌生人一起到公园躲猫猫的活动。她回忆说,活动前她加入了组织者建立的微信群,发现群内的人她都不认识。活动当天她迟到了,但到达活动场地后,她看到参与者们都在热情地彼此打招呼,“这种氛围让我感觉很舒服”。

【巴黎奥运会】专访“吊环王”刘洋:金牌是30岁生日礼物 希望而立之年继续努力

“‘摩羯’的强度还会有比较明显的跃升。”李勋分析,当前大气环境场的条件有利于“摩羯”进一步发展,有可能会在4天内实现连升5级强度,完成从热带风暴、强热带风暴、台风、强台风、超强台风的跨越式发展, “登陆时可给海南省东北部沿海地区带来灾难性破坏,需做好登陆点附近大规模人员撤离的准备。”

涵盖多种类型 8部新片将决战“五一”档

原来,为了筹措资金置换新房,闫先生的妻子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出售现有住房的信息。随后,就有人以购房者的名义一次次打来电话,在“拉家常”“套近乎”中把闫先生家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。得知闫先生的妻子正为买房而绞尽脑汁时,对方随即亮出了“殷实家底”,还让闫先生的妻子“无意间”看到了他在投资平台账户上的“彪炳战绩”。面对“日进斗金”的“眼见为实”,按捺不住对“造富神话”的向往和冲动,闫先生的妻子在“鬼迷心窍”中一步步踏入了“万劫不复”的深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